你是否留意过:曾经毫不费力的跳绳、跑步、爬楼梯等运动,不知道从哪一天起,身体做起来似乎一年比一年吃力。虽然运动能力会随年龄增长而减弱,但你可能没意识到,运动能力的衰退速度和寿命有着强烈的关联。
近日,英国一项新研究显示,人去世前10年,运动能力衰退的信号就曾警告过身体。
就会出现运动能力衰退的迹象。专家提醒,及早发现运动功能的变化,可以提前预防衰老加剧。
衰老是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进行性降低、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,可分为以下两种:
生理性衰老:指成熟期后出现的生理性退化过程;
病理性衰老:指外来因素导致的老年性变化,包括各种疾病。
4个指标与衰老息息相关:
1、通常女性从50岁左右、男性从60岁左右开始,衰老会出现加速。因此,体质测验包括肺活量、握力、反应时间、蹬车速度、坐位体前屈、闭眼单脚站立时长等重要指标,尤其是以下4点。
2、步行速度。步速是综合反映老人健康状况的指标,因为人步行时需要全身60%~70%的肌群参与,包括呼吸系统、循环系统、神经系统、肌肉骨骼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支持和配合。美国匹兹堡大学一项研究显示,步速快慢可以预测寿命长短,尤其在75岁以上人群中更准确。
老年人步速若低于0.6米/秒,死亡风险增加,一旦出现步态蹒跚、跛行等,说明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病变,这些步态也是中风的典型后遗症。
3、坐站能力。坐站测验是常见的体能测验法,尤其对老年人。站在椅子前,双手交叉放胸前,反复站立坐下,30秒内中老年人若能完成25次及以上,说明下肢骨骼和肌肉力量不错,反之则说明下肢肌肉衰退。
4、低强度的自理能力。如老年人穿衣、如厕、做饭和买菜等日常活动都受限,说明衰老在加剧,肌肉在减少。肌少症患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自理能力差,如拧不开瓶盖、拎不动菜、洗不动小件衣服、步行速度慢等,会增加跌倒、失能、住院风险。如果肌少症合并心衰等慢性病,治疗恢复效果较差,康复时间更长,严重的会导致死亡。
老人运动功能下降的原因,除了自然的生理老化,还跟慢性病、不良生活方式、急性事件(如住院、跌倒)等因素有关。不过,功能下降主要是缺乏运动的后果,并不是衰老的直接后果。人体运动机能在30岁左右达到顶峰,随后缓慢下降,直到五六十岁才有特别明显的减退。只不过,由于经常静坐少动、膳食营养不合理等不良生活方式,“三高”等慢病越来越常见,导致运动功能下降很快,身体提前开始衰老。
为了避免运动能力过快下降,建议中老年人利用3个方法科学锻炼:
1、有氧运动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,可以是广场舞、快走。快走时要甩开胳膊大步跨,走得太慢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,只有步子大、胳膊甩开,才能促进新陈代谢,老人每天走6000步左右即可。
2、力量训练。每周至少2次,可以在健身房练习,也可以利用小区健身器材,没有上述条件者还可以在家里练习靠墙下蹲、俯卧撑等,每组7~8个动作,共做两组。
建议老人做抗阻力训练时还可以将矿泉水瓶装上沙子,替代哑铃,也可以使用弹力绳、阻力带等,用脚踩住,练习上臂弯举。
与此同时,还要注重提高握力。有研究证明,使用握力器练习握柄运动(每周3次,每次坚持15分钟)的人,收缩压可以降低10%,因此,有高血压的老人不妨买个握力器练练。
3、家务锻炼。日常生活中,随时随地都可以锻炼。楼层不高时,可以提重物爬楼梯;整理衣服,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活动舒展;扫地、拖地、擦窗、洗车等家务,也能较好地锻炼上肢和腰部。
此外,50岁后平衡力会明显下降,老人可通过接抛球、单脚站立、踮脚行走、走猫步等简单训练,或打太极拳、跳交际舞等,锻炼平衡力。
(信息来源:《生命时报》微信公众号)